岁月更迭,每段光阴都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,新一轮太阳送来新的希望,让人欢喜,亦在照耀我们成长。一如镌刻在原典的铭文:苟日新、日日新,又日新。
依照古人历法,自然回环,用“天干”“地支”匹配出“六十花甲”,每个干支为一年,六十个干支后,又从头算起。一首古文道:“甲子归日,复家可也,十二以为岁,六十以为甲子。”由此可知,12年为一个周期,五个循环即为一个60年的甲子。人生由独自寻找,演变为二人世界、三口之家、四世同堂……生命因为有了伴,而变得精彩、丰富、有内涵,可延续。
因了无处不在的周期,日子会有不同的质感。在分分秒秒嘀嗒送走的无数个日暮晨昏里,八小时的工作、牛马之外的生活循环往复;七天一轮的礼拜,供养着一室花香,双休闲逸;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,七十二物候跳着岁月圆舞,旋转在春夏秋冬演绎的缤纷四季里……这些排列组合的数字是萌生希望的种子,万物在此静默如谜,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。
韩愈诗曰“物外日月本不忙。”日子与我们也有亲疏。星期一拿黑色作底,揭开一周的大幕,漫长无界令人纠结的样子;星期五以红色落笔,团团相围的约会构筑了热闹,狂欢统领城池,一个漂亮的狐步给礼拜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在中国,代表“十二属相”的动物各具形态,甚至寓意了某种性格和命运,蛇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。相传刘邦、项羽同属蛇,这两条“蛟龙”致使楚汉之争近乎五年之久,终使中国复归统一。开国领袖毛泽东也属蛇,他在《沁园春·雪》里描绘“山舞银蛇,原驰蜡象,欲与天公试比高”,赋予了蛇豪迈壮阔的意境。鲁迅曾在杂文《沉滓的泛起》使用过笔名“它音”,许广平解释:“它,《玉篇》,古音佗字。佗,蛇也。先生肖蛇,故名。”
本命,十二年一轮回。从懵懂少年到成家立室,从多彩花季到平淡不惑。走过一程又一程,才发觉人生是一场壮丽的远行。生活,要靠我们以虔诚的心意善待,珍重身边滑过的每一分每一秒,每一个流年,每一位过客,让它们有所不同。
惊蛰之后,万物复苏,草木换了新装,且让我们共与山河歌一曲,拥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吧。
潘姝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