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因工作之故,我与海口市传统饮食文化领域有了不少交流。在这个过程中,海南粉作为海口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,其背后蕴藏的故事深深将我吸引。回想起在海口工作、生活三十余载,从部队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,到转业后拼搏奋斗的时光,海南粉早已悄然融入我的生活,每一口都饱含着我对这座城市的眷恋。
在海口,不管是热闹的解放西路、有古朴韵味的骑楼老街,还是藏在市井深处的小巷,都能找到那碗海南粉。每天早上,骑楼老街的一些粉店最早热闹起来。赶着上班的人匆匆进店,端起碗吃上几口,就精神饱满地去工作了。老人们则悠闲地坐在店里,一边慢慢品味海南粉,一边用海口腔调的海南话和邻座聊天,分享生活琐事。晚上,不少店面依然亮着灯,店内店外食客们的欢声笑语、杯盘碰撞声交织在一起。随着一碗碗飘香的海南粉,海口的烟火气息愈发浓郁。
在一家粉店,几个外地游客看着刚上桌的海南粉,满脸好奇。店里墙上贴着价目表,普通海南粉有8元、10元一碗,加特制牛肉片的12元,豪华版加海鲜的大概20元。一个游客睁大眼睛看着堆满配料的碗说:“这海南粉看着太丰盛了,和我们老家的粉完全不一样,价格还实惠!”说完,他拿起筷子挑起一筷子米粉吃起来。他一边嚼一边说:“这味道太绝了,花生米真香!”对面的游客尝了一口也说:“不愧是海口的传统美食,太惊艳了!”他们的笑声引得周围食客纷纷看过去,大家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。
海南粉是海口饮食文化里的瑰宝,有着独特魅力。那细细的米粉在盘中微微卷曲,似乎在诉说着和这座城市的深厚联系。丰富的配料,花生米的香脆、芝麻仁的醇香、竹笋的爽脆、酸菜的酸爽、豆芽的清甜,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,带来一场味觉盛宴。特制卤汁更是这碗粉的灵魂。作为海口非遗技艺的关键,卤汁用新鲜猪骨、牛肉,搭配八角、桂皮、香叶等多种香料,按照传统配方精心熬制几个小时而成。把卤汁均匀浇在米粉上,再拌上配菜,瞬间各种香味混合,弥漫在空气中。
一天下班后,我去了骑楼老街。这里小吃店多,本地人和外地游客点得最多的就是海南粉,大家都沉浸在海南粉的美味中。
我走进一家熟悉的小吃店。店面不大,木质招牌有些斑驳,但字迹清楚,好像在讲着过去的故事。店里桌椅整齐,简洁干净,墙上挂着几张海口旧时风貌的老照片。老板是土生土长的海口大叔,见我进来,热情招呼:“来啦,老样子?”我笑着点头,找个空位坐下。很快,一碗海南粉就端上来了。
我问老板海南粉一直好吃的秘诀,老板说:“没啥特别的,就是一直坚持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。米粉选海南本地优质大米,用传统石磨工艺磨,这样米粉才有劲道。卤汁每天早上用新鲜猪骨、牛肉,严格按老方子熬制,让卤汁吸收食材精华。配菜每天一大早去周边菜市场精心挑选,保证新鲜和品质。这么多年,就靠这些实在的方法,用心做好每一碗粉。”
是啊!这一碗看似普通的海南粉,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对海口非遗传统工艺的坚守和传承,满是对传统的尊重与热爱。海南粉不只是一道美食,更是海口人民匠心精神的象征,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。
一直以来,人们对美食和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止。海南粉经过岁月沉淀,在海口依然散发着独特光彩。看着面前这碗海南粉,丰富的配料,吃上几口,感受米粉在舌尖舞动,仿佛海口的风情——温暖的阳光、轻柔的海风、古老的骑楼,都融入其中。
不知不觉,碗里的海南粉吃完了,我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,心里特别满足。这一碗海南粉,给我的不只是味觉享受,更是对海口文化、对非遗匠心精神的深刻体验。在这碗粉里,我尝到了海口人民对生活的热爱,对传统的坚守,还有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和韵味,它会永远留在我心里,成为我和这座城市紧密相连的珍贵记忆。
劳家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