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小时候,物质匮乏。母亲总能做到物尽其用,她会让家里的任何一样东西都“鞠躬尽瘁”,百分之二百地为我们做“奉献”。
举例来说,我们吃完西瓜之后,母亲会把西瓜皮收拾起来,用刀削去硬硬的外皮和被啃过的内层,再把瓜皮洗得干干净净,然后腌西瓜皮。清脆可口的腌西瓜皮是餐桌上非常受欢迎的小佐菜,装点着一日三餐,颇有点锦上添花的味道。
母亲的心思细腻灵巧,总有那么多好点子。一个用心生活的人,她的智慧和潜能会被完全激发出来。我穿过的旧衣服,母亲会裁剪一番,给妹妹穿。她的手很巧,会在旧衣服磨损的地方绣上一朵花,或者把袖口、领子翻新一下,旧衣服便变成新衣服,妹妹不嫌弃,反而抢着穿。就这样,一件衣服我们姐妹三人都穿一个遍,物尽其用。
母亲用她的巧手和慧心,把朴素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,贫瘠的生活也有丰盈之趣。
社会在发展,时代在进步,如今我们进入了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。想要什么应有尽有,我们渐渐不那么惜物了。买了西瓜,“咔嚓”几下只吃最甜的部分。别说吃西瓜皮,紧挨西瓜皮的果肉因为味道差了一点点,都不再吃了。母亲看了,心疼地说:“这么大一个西瓜,要糟蹋小一半呢!”我说:“难不成现在您还想腌西瓜皮吃?”母亲无语。
我隐隐感觉,如今的我已经丢失了母亲过日子的那份精致之心。人与物,渐渐没了那种相濡以沫的体贴和温情,这样的生活就像谈了一场不走心的恋爱,匆匆别过后无可留恋,无所回味。
有一天,我正要把磨豆浆的豆渣丢掉,母亲拦住我说:“这可别扔啊,这是好东西!”便在厨房忙碌起来。一会儿功夫,香喷喷的渣饼子出锅了。母亲见我吃得香,笑眯眯地说:“你不是整天嚷嚷减肥吗,这东西正适合你吃。再说了,豆渣有营养。”母亲脸上洋溢着一丝骄傲,物尽其用,带给她满满的成就感。而我才明白,无论多么物质富足的时代,物尽其用都是一种生活艺术。
跟母亲学生活艺术,让我感触颇深。一颗白菜,菜帮可以做馅包饺子,菜心可以炒着吃,连最后剩的白菜疙瘩也要用清水养起来,等待它开花。真正热爱生活的人,会用心把物的价值发挥到极致,那样的话,物就成了我们最温情的朋友,相濡以沫,彼此成就,我们也因为物的成全,变成了生活的艺术家。
马亚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