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话真是说到心坎里了!
父母辈也总念叨“身上清爽的人,心里才亮堂”,现在越品越觉得这话太对了!
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女人吧?
衣着朴素却收拾得干干净净,手上脖子光溜溜没一件首饰,可往那儿一站,就是比那些珠光宝气的人看着更有韵味
——这不就是亦舒说的“真淑女不炫耀”嘛!
说真的楼下和李婶就是鲜活的案例~
张阿姨手上总戴着块老机械表,还是老伴生前送的,表壳都磨得发乌了,表带换过两回牛皮,可她天天擦得锃亮,说“这表看时间准当,比啥花里胡哨的手镯都贴心”;
而李婶,她那首饰盒堆得跟杂货铺似的,金的银的、玉的珍珠的啥都有,每次出门前挑首饰能磨蹭半小时,上次接孙女放学,还差点让耳环勾住孩子的书包带,急得直冒汗,看着都替她累!
01 她早挣脱“外物定义”,自带底气锋芒
张阿姨开早餐铺十年了,灶台上总摆着个掉漆的粗瓷碗,那是她的专用水杯。
以前总有人背后嘀咕:“穿得这么素,连个金镯子都没有,哪像做生意的样子?”
你猜怎么着?张阿姨压根没往心里去!
每天凌晨四点就爬起来和面,蒸出来的包子暄软流油,算钱时手指在计算器上翻飞,比戴戒指的人利索十倍!
有回常客陈大爷买豆浆,拍着柜台大声说:“你家的豆浆熬得浓,包子馅足,吃着就是踏实!这可比戴金戴银让人放心多了!”
再看李婶,前年听人说“戴翡翠显贵气”,咬牙花大价钱买了只手镯,逢人就抬手“不经意”地露出来,跟开屏的孔雀似的,就盼着别人夸两句。
结果上次给孙子做棉袄,手镯硌得胳膊生疼,还把布料戳出个洞,被儿媳打趣“中看不中用”,脸都红到耳根子,别提多尴尬了!
这到底差在哪儿?说白了就是心里的秤不一样!
张阿姨心里门儿清:
那粗瓷碗泡的茶最解渴,就像踏实做事的本事,比任何首饰都顶用;
李婶呢?
把首饰当“门面贴”,贴得再花哨,内里没真东西,还不是白搭!
02 她践行“减法生活”,活得自在自由
张阿姨这辈子,不戴首饰省的麻烦可太多了,说出来你都不信!
她揉面时手腕随便发力,哪像李婶,戴个手链得先摘下来用绒布包着,跟护着稀世珍宝似的;
搬面粉时胳膊甩得开,一箱面粉扛起来就走,李婶却怕手镯磕着,抱袋米都得侧着身子,束手束脚的,看着都憋屈!
再说张阿姨那老手表,多实用啊!
看时间抬腕就见,哪像李婶,戴着手链看手机得扒开链子,跟在电线堆里找插头似的,费劲死了!
有数据说女人一年光选首饰就得花90小时,这功夫搁张阿姨身上,能给老伴织两件毛衣,给街坊送几十碗热乎的南瓜粥;
李婶倒好,钱全砸在闲置首饰上,好多项链标签都没拆就堆在抽屉里落灰,纯粹是浪费钱!
“少即是多”这话,张阿姨早活透了!
老辈人说得真对,“身上轻,心里才松”,卸了那些没用的装饰,日子过得才叫一个舒坦呢!
03 她深耕“内在丰盈”,自带温润光芒
当然了,不戴首饰可不代表没宝贝,别瞎琢磨!
张阿姨枕头底下压着个蓝布包,里面是她女儿小学时给她串的塑料手链,掉了三颗珠子,她用红绳仔仔细细补好,每年生日必戴,摸着那手链说:“这可比金链子暖心多了!”
再看李婶,首饰倒是值钱,可连个饺子馅都调不明白,不是咸了就是淡了;
张阿姨呢,腌的萝卜干、酱的黄瓜,那叫一个香,街坊邻居都追着要方子!
奥黛丽·赫本说“优雅是骨子里的事,跟珠宝无关”,这话太在理了!
张阿姨炒的菜香飘半条街,缝的鞋垫又软又跟脚,社区组织包粽子,她教的手法又快又规整;
李婶呢,首饰再亮,聊起天来全是东家长西家短,一点实在本事都没有!
说到底,那些首饰就是身上的“小包袱”,卸了才轻快!
张阿姨这样的女人,就像陈年普洱,外表看着不起眼,内里全是醇厚的滋味!
这世上的体面,从来不是靠首饰堆出来的,而是手里有活、心里透亮啊!
生活跟穿衣一个理儿,花哨的装饰不如合身的剪裁,贵重的首饰不如踏实的底气!
真希望咱们都能活成张阿姨那样,卸了外物的累赘,养出内里的丰盈
——你知道吗?眼里的光、心里的暖,可比那些珠宝亮堂多了!
这才是岁月给女人最金贵的东西啊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