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哥最近找项目,看到一个此前的新闻,是讲有人做副业都做成了年流水百万的生意。
看到这儿,钱哥一下子就来了精神,这个户外运动俱乐部,看起来非常赚钱啊。
更关键是的,它没有什么门槛,只要你肯投入时间精力,就能做出来。
因为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一群人约着去爬山、徒步、露营,你当组织者顺便把钱赚了。听起来像在玩乐一样。下面咱们慢慢唠。
01
什么是“户外运动俱乐部”?
一句话版本:替打工人安排“短暂逃离现实的出行计划”。
那户外运动俱乐部,需要提供哪些服务呢?
展开说,就是——
选路线:江浙皖的入门级古道、京郊的露营野山、川西的雪山大环线,难度从散步到“腿断”。
组队伍:小白想拍照、社畜想解压、土豪想烧装备,需求全不一样,你得会分群。
做服务:订车、订餐、买保险、请领队、拍美照,一条龙的“保姆式”户外。
和传统旅行社区别在哪呢?主要是启动更容易,多混混户外社群、多发发交友帖子,很容易就能找到目标客群。
1.社群感:上车先破冰,下山就组局,客户变成朋友,复购率嗖嗖涨。
2.轻量化:一辆车30人就能成团,没有门店租金,微信群里就能把事办了。
3.情绪价值:帮客户发朋友圈文案比路线更重要——“治愈内耗”“重启人生”,戳心窝子就赢了。
02
靠什么赚钱?
记住一句话:先收“门票”,再卖“周边”,最后做“会员”。
1.门票:活动费
成本大头是交通、领队、保险、餐食。以上海到徽杭古道一日徒步为例:
• 人均收168元
• 大巴人均65、领队补贴300/团、保险3块、午餐农家菜30、杂费10
• 毛利约50~60元,一车30人毛利1500+,周末发两车,一月8次,轻松过万。
2.周边:装备分销
徒步鞋、登山杖、冲锋衣,新人最容易冲动消费。和迪卡侬、凯乐石、三夫谈团购码,佣金10%~15%。有人一年卖装备比活动费赚得多。
3.会员:年费制
对于积极参加此前活动的客群,推销包年会员,如一年599元,可享周末活动优先占位、每月一次免费市内露营、专属领队答疑之类的。如果能卖出300个会员,就是18万现金流,空手套“预充值”。
4.增量:企业团建
很多公司预算人均500~800,要“增强凝聚力”,你直接把周末路线升级成两天一夜,人均报价880,团建市场比散客肥得多。
5.隐藏款:流量变现
小红书/抖音把路线拍成Vlog,粉丝到1万就有装备品牌找你带货;到10万,旅游局都来投广告。
03
要注意些什么?
任何项目都有风险,而组织这种多人出行项目,要注意的事情就更多了:
1.安全是红线
一次事故回到解放前。必须买专业户外险(美亚、江泰),难线配1:10领队,提前踩点。群里最活跃那个“老司机”不一定靠谱,记得看领队证(中国登山协会或红十字会急救)。
2.打造个人IP
主理人自己就是最大IP,一旦你想躺平,俱乐部运营可能就会受到影响。解决方法是:
• 把流程SOP化:报名小程序、路线手册、装备清单全部模板化;
• 培养副领队:用免费带队换成长路径,把“灵魂人物”从一个人变成三个人。
3.政策与合规
超过100人的活动要到体育局备案,露营涉及林地要先问村里。别嫌麻烦,被罚款一次足够肉疼。
4.稳定现金流
如果跑户外跑累了,也可以把场地搬到城市天台露营、室内攀岩,扩大你的潜在客群范围,或者卖“线上训练课”——教人打包、选装备,一份PPT卖99,知识付费过冬。
户外运动俱乐部更像“把兴趣外包成生意”。你卖的不仅是风景,更是城市里越来越稀缺的——“陪伴感”。只要你能持续提供“有人一起”的情绪价值,用户就愿意年年续费。
如果你想试,先别辞职,可以试着用小红书发招募贴,跑通一次0到30人的闭环。真跑顺了,你会发现:客户在山里喊你“队长”的那一刻,太爽了。
钱哥
评论列表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