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多个朋友多条路,多个冤家多堵墙”。
所以我们平时和别人交往时,都会尽量发生冲突,但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,比如:别人找我们帮忙时,不怎么好拒绝。
你答应帮忙,没帮好人家得怨你“早知道你这么不靠谱,当初就不该找你!”;
你不答应帮忙,别人会说你“这么点小忙都不帮,真不够意思!”;
你要是之前一直答应着帮忙,就一次不答应,对方就会立刻翻脸:“你以前不都帮着吗?怎么这次不行了!”
结果就是,你里外不是人。你的善良和忍让,非但没换来感激,反而成了被人拿捏的软肋。
经历多了就会发现一个事实:你越是害怕得罪人,敢于得罪你的人就会越多,很多时候你苦心经营的和气,会被别人理解为“好欺负”。
高级的社交智慧,不是做个滥好人,而是要做有边界的强者。
和你志同道合的人,不会轻易找你帮忙
你必须先明白一个真相:那些把你当真朋友的人,反而最怕给你添麻烦。
真正志同道合的人,看重的是你的思想、你的为人、与你并肩前行的情谊。
他们找你,多半是喝茶谈事,交流见解,彼此赋能。即便真有难处开口,也必定是思前想后、珍视你的付出,并且懂得投桃报李。
反观那些动不动就开头找你帮忙的人,你在他心中的定位是什么?是一个“有用”的人脉,一条“方便”的路。他看中的不是你这个人,而是你“能帮忙”的价值。
一段健康的关系,能量流动是平衡的。
如果他只是源源不断地向你索取时间、精力和资源,却给不了你对等的价值回馈(情绪价值、智力启发或实际利益),那这就不是人脉,是“耗能”。
别怕失去这样的“朋友”,面对这样的人,你得明确拒绝,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,迎接真正同频的人。
有利益关系的请求,如何拒绝,才能不得罪人
那么,对于那些绕不开的、带有利益关联的请求(比如同事、合作伙伴),我们该如何应对?
硬怼当然不明智,核心心法是:态度要温和,边界要坚硬。 拒绝的不是人,而是不合理的要求。
芳姐给你支二招:
第一招:痛快拒绝,胜过勉强答应。
拒绝一定要快、要直接,不要给对方留下幻想的空间。
模棱两可的“我看看吧”、“可能不行吧”,都是在引诱对方继续纠缠。
直接拒绝公式:“承认对方需求 + 明确拒绝 + 简短理由(不展开)”
比如同事让你帮他完成本该他做的数据报表时,你可以这样拒绝:“我知道这个数据很急(承认需求)。不过我现在手头有领导交代的紧急任务,实在接不了(明确拒绝+理由)。”
你越干脆,对方越能死心去找其他解决办法。你的干脆,是对彼此时间的尊重。
第二招:如果决定要帮,必须“犹犹豫豫”地同意。
如果这个忙值得帮,或者对方确实对你很重要,也别爽快答应。你要让对方感觉到,你帮助的时间是“挤”出来的,是有成本的。
高价值帮助公式:“展示为难 + 设定边界 + 明确结果”
“我看看我的安排啊……(停顿,犹豫)今晚得加班才能帮你弄了(展示为难)。”
“我只能帮你把核心框架搭出来,具体的数据填充得你自己来做(设定边界)。”
“明天中午前我给你,你看行吗?(明确结果)”
这一套流程下来,对方感受到的是你的牺牲和专业的做事方法,他收获的不仅是一个结果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。
芳姐最后想说:
别再把“不会拒绝”当成善良的标志了。那不是善良,是软弱,更是对自己的透支。
从今天起,别再用“讨好”去维系关系。用你的清晰、果断、高价值,去筛选和吸引那些真正尊重你的资源和圈子。
记住,别人怎么对你,都是你一手教会的。你想要被尊重,首先得教会别人:我的边界就在这里。
芳姐


